喝杯咖啡壓壓驚

在英國沒人認識,也不知道從何開始,只好每天坐在咖啡廳盯著螢幕。

前言

如果你很優秀的話請跳過這篇,基本上這篇是寫給像我一樣平庸的 1x developer 參考。

簡而言之,幸運的,算是找到工作了。

這應該會是我在英國系列的第一篇,接下來應該會寫一些更細的項目或是紀錄不知所云的求職過程,不過在這之前,就先寫一點簡單的工具文章起個頭,分享我在這邊求職所使用的三個網站吧。

不過在這之前,如果你也是工程師並且也想要在英國求職的話,我會建議你先閱讀下面這幾篇建立一些觀念

以上的分享都相當有幫助,在此感謝他們。

求職網站

首先,因為我本身很不擅長同時間處理太多事,而且不太喜歡註冊很多網站,所以一開始就我只預期使用 LinkedIn、Hired.com 這兩個管道,一個月過後才開始使用 Snap.hr 輔助。

再來,我推測如果公司需要徵才,一定不會把訊息只丟在某個求職網站上,所以我個人推測這三個已經足以覆蓋公司求才的所有可能。偶爾我也會去其他如 Indeed, Reed, Monster, AngelList, Glassdoor 等等網站搜尋,不過出現的職缺幾乎都會重複出現在 LinkedIn 或 Snap.hr 上。

雖然只有寫三個網站,但我同時也會使用 Glassdoor 查詢評價跟使用 Crunchbase 了解一下公司情況,畢竟在勞資不平衡的求職市場上,知己知彼、多點資訊就更有操作空間。

LinkedIn

LinkedIn Front

身為國際上牌子最大的求職網站,上面當然流竄了最多工作機會與最多的獵頭(當然包含著搞不清楚狀況的獵頭或是無聲卡公司),優點大概就是更新快、機會多,可以主動投遞工作,或是等獵頭來找你。

使用下來,LinkedIn 在投遞履歷時是最繁複跟最麻煩,如果公司方沒有使用 LinkedIn 系統接受 Apply 的話,基本上這邊就只是 Job Board 而已,流程都是要靠公司的人與你聯絡,就如同你在台灣求職那樣。

LinkedIn Profile

如果你購買或是試用 Premium 的話,還可以看到一些像是該職缺有多少人求職、你大概在這些求職者中 PR 大概多少、其他人是從哪邊申請的。而公司頁面也可以看到該公司的員工人數組成、薪資數據等等,但這些看起來都是要公司主動提供才會有,所以跟真實情況一定有落差。

至於 Premium 有沒有用…我是沒用到啦,但如果你的目標是追求大公司,裡面有一項叫做 ImMail 的功能應該會凸顯出 Premium 的價值。

不過這邊仍是最重要的履歷展示間,所以建議一定要把 LinkedIn 上的地點跟履歷都設好,然後以這邊為基礎同步出去其他求職網站的履歷。

Snap.hr

Snap.hr Front

到這邊才知道的求職網站,首頁就大大的寫著

Snap.hr is currently open to: developers, designers, data scientists and product managers.

使用上就是寫上你的履歷後,求職者透過職缺關鍵字、公司透過求職者履歷的關鍵字,雙方都可以互相搜尋跟聯繫。這邊的聯繫是使用他們自己的 Messages 功能,好處是聯繫到的都一定是公司的人,沒有獵頭在這邊出沒,但公司的規模就是屬於新創或是小公司居多。

Snap.hr Profile

個人履歷頁上也可以看到他們有自己的履歷格式,而且在你寫完履歷後,Snap.hr 會分配一個 telent manager 給你,你可以跟他討論一些履歷上的事情,或是跟公司面試的一些訣竅。

感覺得出來 Snap.hr 作為新的求職平台,它一直在做修正跟最佳化(前一陣子就大改了一次搜尋頁),三不五時會請你重整頁面因為他們重新 deploy 了,而且客服的回覆也相當即時,我有次回報 bug 還釣出他們自己的工程師親自跟我對話。

Hired.com

Hired Front

此次上工的職位就是就是 Hired.com 找到的。

作為一個求職平台的改革家,它翻轉「人找公司」的概念,發展出了一條「人才競標」的新模式,有興趣的可以去 google 他們的新聞或是介紹,個人覺得還蠻有趣的。

一開始使用免不了是寫上你的履歷,然後等待審核,他同時也會分配給你一個 Talent Success Manager,顧名思義,他會在你使用 Hired.com 的各種情況下冒出來給你建議或是教學,或是在你面試完時,問你對面試公司的想法,當然你也可以跟他討論面試技巧、如何談 package 等,直到你找到工作。

Hired Profile

等到你的履歷審核通過後,他會跟你說你的履歷會在哪一天(通常是每週第一個工作天)開放在競標市場上。到了當天,公司方就會收到你的資訊,並且可以競標發出 offer,然後你就可以依據 offer 內容來決定你要不要跟這個公司聯繫,開始你們的面試流程。

競標的公司規模大中小都有,還算是蠻平均的。

不過,這個模式可能不太適合新鮮人或是想跨領域轉職的人,因為履歷的審核跟公司出價的標準看起來都相當吃重工作經驗。

整體來看,Hired.com 因為它獨特的流程,使得他系統的體驗給我很成熟的感覺,從一開始競標、約面試時間、談論 offer 到就職等等,網站上都有相對應的工具或是使用 Email 做提醒,非常適合懶人使用。

最後

這篇文章只有講到我所使用的網站,給各位做個參考。要記得,使用什麼樣管道都只是提升你在求職市場的能見度,除此之外都沒有改變。

畢竟要找到好的工作,不僅你要是符合資格的人選、還要時機配合、還要面試官愛你之類總總機緣,絕對不是只是 true/false 這麼簡單。如果你跟我一樣找了很久都沒找到,也請別氣餒,有時只是時機未到而已。

一起加油吧,我的朋友。


2022/07/07 更新:移除無效連結、新增 Yi-Shiuan 的網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