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國/疫情下的生活
是的,我還在英國,我很安全,請放心。
前言
距離上一次談英國生活或是工程師的文章,已經是十個月前,在這期間其實一直沒有整理好自己的心情,只好在最後一天、提起一點幹勁記錄一點什麼下來。
歷經了佛系防疫、全面封城、解除封城、病例再起、疫苗開打、變種病毒,身為一個去年年尾才上工的工程師,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?為什麼都跟我想像的不一樣?
現在讓我將系統時間回溯到 2020 年三月十六日星期一,那是我今年最後一次進「正常」的辦公室。
實驗性在家工作
在那一天,英國的疫情藉由佛系防疫已經開始加速,身為一個在浪流連的異鄉人,為了確保自己不要客死異鄉,早就已經在家中儲備了許多食物,上班也會刻意挑選較沒人的車廂,口罩更是戴好戴滿。
也因為疫情擴大,公司宣布開始進行實驗性遠端工作,有要開會的同仁可以選擇一週一到兩天進辦公室,如果大家狀況還可以,就維持這樣的節奏。
但我處的產品部門會在辦公室全員到齊的機率就很低,所以同組同事們幾乎沒有感受到什麼太大的影響,仍是把它當成短期的遠端工作,東西收收就回家了。
焦慮爆炸
過沒多久,英國就宣布封城,實驗性在家工作就直接升級「強迫在家工作」。
於是所以我把房間整理整理,買了許多消毒清潔用具跟口罩,也去附近的亞洲超市多買了很多儲糧,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,就跟殭屍電影裡面的配角一樣。
雖說封城除了上班,就是一直待在家打電動,但我的焦慮情緒仍無法平復,直到我發現這個情緒的源頭就是 Line 或是臉書上的英國台灣人群組,裡面的各種謠言、無腦言論滿天飛。
我能理解每個人處境不同、能夠承受衝擊程度也不同,也能理解這種人心惶惶的時刻人都需要陪伴跟支持,但我真的不能理解在群組對話裡面集體崩潰跟高潮的行為,更何況是散佈謠言。
是,也許拿英國跟台灣比,防疫的確有許多不好的地方,這邊有著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情況,自然對於疫情應對的方法就不同於台灣,所以真的不需要每看到一個首相的新聞就轉貼來罵、每看到亞洲人被打的新聞唉爸叫母、買不到機票回台灣就呼天搶地世界末日,我甚至還有看到買到機票的人開群體嘲諷:請留在英國的人「自己保重」。
你當初都選擇來了這裡,為什麼不願對這個地方多點信心呢?
疫情趨緩,短暫的夏天
就這樣跌跌撞撞、過了每天剪下貼上的春天,在疫情暫時趨緩的夏天,英國政府暫時放寬了外出限制,但出國仍是十分危險,所以我與朋友取消了預計的荷蘭行,只趁著這段時間去了一些國內地方走走。
公司也因應疫情有人力結構上的調整,在這段時間遠端 onboard 了許多新人,所有東西都要靠著線上視訊工具、或是線上共同文件傳達。團隊此時也開始嘗試一些協作工具,為沒有辦法面對面的開發流程做長遠的準備。
另外,在封城的空檔也趁機搬了家,與另一位朋友找到了住處附近的一間 two bedroom flat,有獨立的浴室、客廳落地窗外也可以看到碼頭的水面。比起前一個住處吃喝拉撒睡都在同一個房間,這裏有了客廳可以分離工作跟生活空間,算是對於自己的心理狀態有顯著性的改善。
疫情再起的秋天
英國疫情在封城後的夏天逐漸趨緩,病例數穩定控制中,於是大家便忙著要在秋天「回復正常生活」,公司也規劃了漸進式回辦公室計畫,照著部門與星期幾分別進辦公室上班。
九月好不容易回到了辦公室、打了一下公司的撞球,實際見到那些疫情期間上工的同事,下班後也與同事們一起去聚餐聊天,結果那次就變成今年最後一次了,至此都沒回去過。
秋天的最後,娛樂場所與 Pub 重新營業、人們開始在路上恣意慶祝聚會,導致病例數開始急劇上升,政府只好宣布新的 tier system 要來控制疫情。
Tier system 宣布後,主管也意識到疫情似乎短時間無法結束,回辦公室的時間遙遙無期,於是開始著手修改大家的 time table,調整每天 stand up meeting 的時間,減少不必要的干擾,並且將必要開會時間盡量排在早上或是固定時段,讓我們雖然是遠端工作,仍是保有一段可預期、而且不會被打擾的專注時間。
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,大家,或許說至少我們公司的所有人,已經理解疫情不會突然煙消雲散,這種遠端工作的日子還要持續好一段時間了。
變種病毒大逃亡
原本以為 2020 都快要過了、疫苗也開始施打了、脫歐也談定了,倫敦人也越來越習慣去公眾場所戴口罩跟使用酒精清潔,已經防疫疲乏的大家似乎看到了一點希望。
結果年終尾盤又突然迸出了一個變種 COVID-19 病毒,讓英國政府緊急拉高防疫對策,不只十二月倫敦直接祭出了 tier 4 限令,聖誕節跟跨年活動也直接取消,這下又讓未來更加撲朔迷離。
嗜血的台灣媒體自然也不遑多讓,直接下標「大逃亡」來造成人心恐慌,加上台英宣布斷航、斷郵,讓留在這邊的台灣人真的是十分煎熬,如同這篇文疫情下的英國耶誕節所說:
『對旅英臺人來說,最難過的並非這一場又一場被取消的活動,而是永遠無法計算的歸期。』
最後
雖然不知道明年簽證到期後,我是否能夠繼續待在英國,但就如我上一篇所說,即使今年的發展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,讓我幾乎原地踏步了一年,但我仍會將它視為是獨特的經歷,作為我未來前進的燃料。
在今年這個疫情下,與其他同樣來打工度假的朋友相比,我很幸運,我能夠在家工作、能確保自己溫飽、也能夠在我能力範圍內做出最高的防疫對策,短期內也沒有回台灣的計畫,所以請看到這篇文的朋友不用擔心,我會努力活下去的。
希望明年疫情能夠趨緩,不奢求發財還是升官,只求大家平安健康。
Hands. Face. Space. Stay safe!
2020/01/02 更新:修飾語氣不通順部分與新增連結。